家是安全港灣,他們是港灣守護者
2022-04-10來源:大眾日報 03版
□ 本報記者 李振 王健 姜斌
本報通訊員 劉長杰
4月9日20時,山東中鴻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臨沂分公司創業大廈項目部保潔主管丁明艷,剛剛結束一天的清潔作業,接著又扛起噴霧器。
“明天上班前必須要把樓層公區的消毒工作做完。”丁明艷說,疫情期間,大廈物業保潔有特殊要求,比如消殺,原來每天三次,現在變為每天四次,還增加了對電梯按鍵的消毒頻次。
創業大廈是臨沭縣的政務辦公場所,有8個政府部門進駐于此。保障大廈防疫安全,就是保障疫情期間政府服務群眾的能力。“每做好一次消殺,都是為抗擊疫情盡自己一份力。”丁明艷說,這次疫情以來,自己和同事們一直加班加點開展防疫消殺,好幾天沒回家了。
疫情防控,要把好物業這道關。在中鴻物業全省10家分公司,1800多名物業人員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威海市機關服務中心等向中鴻物業發來感謝信,對公司在疫情防控中提供的服務表示感謝。
“各項目要嚴格疫情防控工作流程,消殺高頻無死角,守好疫情防線。”中鴻物業董事長唐福清說。在各環節“繃緊弦、拉滿弓”的基礎上,也要嚴中有細,做到人性化管理,比如貼心地備好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幫助手續不全的辦事人員“跑腿”等。截至目前,中鴻物業已向業主和社會捐助10萬元防疫物資。
疫情來襲,家是安全的港灣,而這港灣的守護者還有社區工作人員。他們不分晝夜堅守社區,組織開展核酸檢測,幫助居民送菜……
4月9日下午2點多,濟南市槐蔭區陽光100國際新城K區采樣點,記者見到陽光新城第四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李惠時,她正坐在臺階上吃著肉夾饃。這是她的午飯。
早上6點20分,她就過來準備社區全員核酸檢測的有關事宜。拿著大喇叭一遍遍地在社區宣傳,給居民耐心解釋入濟返濟的相關政策,讓大家掃條形碼,協助兒童進行核酸檢測……小區到處都有她的身影。半天多時間,已經有3600多名居民完成了核酸檢測,而她終于可以坐下來喘口氣了。
4月6日晚上11點20分,李惠收到辦事處傳來需要確認的有關信息。當晚12點左右,社區工作人員、街道分管領導開始挨家挨戶敲門,確認信息。當李惠他們確認完信息下樓集合時,時鐘已經指向了第二天凌晨3點36分。
因為愛人也是社區工作人員,11歲的兒子和6歲多的女兒只能自己在家上網課。“昨天晚上回家早,女兒還在等我。”李惠口中的“早”,也已經是夜里11點。
疫情防控中,眾多志愿者走出家門,走向社區,擔起守護家園的責任。
“大姐,口罩拉下去一點,頭往后仰,‘啊’,稍微忍耐一下啊。好嘞!”4月4日晚7點,濱州市濱城區麗景小區核酸采樣現場,米向陽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這樣細致耐心的話語,然后迅速地用棉棒為受檢者完成采樣。到晚上11點多,他與搭檔二人圓滿完成了小區1000余名居民的核酸采樣任務。
米向陽身份特殊。雖然身穿“白衣戰甲”,但他并不是一名在職醫務人員,而是志愿者。
2001年從濱州衛校畢業后,米向陽來到濱城區秦皇臺衛生院做了一名醫生,2009年離開衛生院創業。出于自身的熱愛,加上妻子是一名醫生,兩口子沒斷專業上的交流,米向陽的醫學知識并未扔下。
疫情襲來,“宅”在家里的米向陽看到妻子整天早出晚歸,便萌生了去當志愿者的想法。得知核酸采樣缺人手,他立刻與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醫療專班取得聯系,說明了自己的情況。經過商討后,專班決定讓米向陽接受核酸采樣緊急培訓,他得以上了抗疫前線。
為了提高效率,每次采樣前,他提前一個小時就不再喝水。隨后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數百次擰采樣管、采集、封存,工作結束后,胳膊酸疼無力,臉上也被口罩勒出深痕……
再次穿上“白大褂”,米向陽直言:“累,但是很熱愛。”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華潤置地廣場六號樓405室 電話:0531-88880928 魯ICP備16014510號-1